语文教学论文

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,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探索,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。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,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创精神的鲜活素材,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。

识字论文

  ›› 淘知小学 ››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›› 教师类专题 ›› 语文教学论文 ›› 识字论文 ›› 文章正文

浅谈一年级语文“识字”课文中图画与识字的关系

责任编辑:起点 发表时间:2014年04月08日 14:35 浏览次数:2103 内容转自:www.lbx777.com
No.A42777

生:(学生很有兴趣地说着)台风刮起来很大,人在路上站不直,而春风轻轻地吹着……
  师:(出示第一组词串)那你们能读出“台风、雷雨”大的感觉吗?
  生:(很认真地、有感情地读起来。)
  师:(出示挂图)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!请小朋友说说,图上画了哪些人?在干什么?你还看见了什么?
  生1:(认真地观察图画,由人物想象发生的事情)有一天,妈妈对小红说:“我们去外婆家玩,好吗?”小红说:“好呀!”外婆见小红来了,非常高兴,连忙拿出好吃的水果来……
  生2:妈妈带着小芳到邻居王奶奶家去玩,奶奶很好客,……
  生3:奶奶家的屋檐下有两个笼子,笼子里的蝈蝈在欢快地叫着……
  ……
  师:出示课文中相应的词串,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?
  生:(很认真地拼读)
  师:(又让学生去拼音读,打乱顺序读,并让学生归类摆放,说说理由。)
  ……

评析:
  这两个课堂实例中教师都借助了课文的插图来帮助教学。实例1在导入时就出示了图画,指导学生观察,了解“识字5”的内容,从表面上看,借助图画导入很恰当,但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标?教学中是单让学生了解图画的内容,还是识好字,读好书,写好字,说好话?答案肯定是后者。实例1中的图画,仅仅是为了导入,对学生学习文字没有起到一定的帮助。再看实例2,教师在导入时没有直接出示图画,而是通过“录象”创设情景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然后再出示课文插图,并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,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,边看边自由展开想象,由人物想象发生的事情,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,再用自己的话把画面内容说出来,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、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。同时,对于人物和事情,老师不局限于“妈妈带我到乡下奶奶家”这一种想象,也可设想为“一家人吃瓜果消暑”、“邻居老奶奶来我家串门”等。关于环境,可引导学生由近及远观察叙述,也可反之。一句话,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,并把重点放在通过观察图画引导到识字识词上来。
  有位教育家说过:“低年级的课文只是为了识字创造更广阔的语言环境。”实例2的教学,教师正确处理好了看图与识字词间的关系,更好地发挥了图画的教学功能。

返回〖语文教学论文〗 返回〖网站首页〗 ${page.Title}的二维码

手机版

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